點亮那盞心燈 ——永州市先進工作者劉洋小傳

來源:新田新聞網 作者:鐘偉鋒 編輯:羅玉倩 2025-05-08 09:03:13
—分享—

我只想做一根火柴,為新田教育,,添一絲光亮;為渴求知識的孩子,,點一盞心燈。

——題記

春光明媚,,暖風陣陣,。清晨,,和煦的陽光,照在校園的教學樓和草坪上,。思源實驗學校教師劉洋,與往日一樣,,準時來到學校,。只見她滿臉笑容,,步履輕盈,得體、大方的套裝穿在身上,,襯得人愈加精神。

她的手機里,,正播放王菲演唱的歌曲《世界贈予我的》:有人放煙花,,有人追晚風,,借一縷時光,捧一片星空,。停一停,等一等,,別匆匆……

來到辦公室,,劉洋將手機音量關小,,在工作群中瀏覽當天的工作安排。今天,,她的課被排在上午第二節(jié),。她準備利用這段時間,,將收上來的作業(yè),仔細,、認真地批改一下,。作為一名有著二十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,,她從不曾、也不敢懈怠,,總是以飽滿的熱情,,迎接每天的教學工作,迎接每一個不一樣的清晨與黃昏,。

借一絲懵懂 驚一片翻涌

時間回溯到2000年,。這年下期,還未滿18歲的劉洋,,從零陵師范畢業(yè),。懷揣著獻身農村教育的夢想,,她主動申請到離家70多里,、地處偏僻的陶嶺中心校任教,。

讀小學,、念初中,、進師范,。從小到大,,劉洋的經歷非常簡單:從一個校門走出,,又進入另一個校門,。雖然老家在潭田,,離縣城不遠,,也是農村,,但對潭田以外的農村,她依然感到陌生。

母親最懂女兒的心思,。去報到的前一天,,母親一邊幫劉洋整理行李,一邊流露出擔心,。最后決定:陪劉洋一起去報到,。

第二天一大早,劉洋和母親先從潭田,,趕往南門橋停車場,。隨后擠上開往陶嶺的客車。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,,才到達陶嶺中心校,。

陶嶺中心校建在一處山坡上。走進大門,,望著那簡陋的教學樓、凸凹不平的運動場,,劉洋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,這與自己想象中的校園,,相差太大了。推開宿舍門,,劉洋感到更加失落,。狹窄,、破舊,、只有幾平方的宿舍,,擺下一張床,、一個小書桌,幾乎就轉不開身,。宿舍沒有自來水,,日常用水怎么解決,?聽其他老師講,學校后山有一眼山泉,,需接上一根管子,,才能把山上的泉水引下來。另外,,學校沒食堂,,平日開伙,,只有逢趕圩的日子,,買回菜來自己做,。

夢想很美好,現實很骨感,。想到此,,劉洋鼻子一酸,眼眶中的淚水,,再也止不住,順著臉頰,,“一滴、一滴”,,滾落下來。

母親心疼女兒,,執(zhí)意留下來陪她,。晚上,,母女倆擠在狹窄,、吱嘎作響的木床上,。母親摟著劉洋的肩膀,,細心開導她:學校的條件,確實比不得家里。你到了這里,,就不能怕吃苦,。更不要想東想西,只管把工作干好,。

母親的話,她默默記在心里,??尥瓯亲樱ǜ裳蹨I,,劉洋把自己全部的精力,都投入到工作中,。任教前,,她讀的是師范,,人們都說師范生是“萬金油”,,劉洋只是淡淡一笑,她要用行動去證明:我是好樣的!

中心校缺美術老師,,她主動提出教美術課。過去,學生認為美術課沒啥意思,。為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,,劉洋將師范學習的美術知識,靈活運用到教學中,。她耐心啟發(fā)學生:要畫好一幅畫,,先要有個簡單的構思。先畫什么,后畫什么,,要心里有底。你畫的景物,,是湛藍的天空,,還是起伏的山峰?是綻放的花朵,,還是流淌的河流,?是可愛的小鳥,,還是頑皮的昆蟲,?它們都有哪些特點,,怎樣抓住其特征,?等考慮好了,,再動筆,,就一定可以畫好。

生活中本來并不缺少美,,只是缺少發(fā)現美的眼睛,。為使美術教學更直觀、更有趣味,,劉洋不僅自己動手,,做美術教具,,還鼓勵學生參與制作,既動腦,,又動手,在潛移默化中,,培養(yǎng)他們的美術愛好,,提升他們的美術素養(yǎng)。讓他們在生活中尋找美,,發(fā)現美,,創(chuàng)造美,。

教師隊伍里流行一句話:給學生“一碗水”,教師就要有“一桶水”,。劉洋懂得,,提升自己的業(yè)務素質和教學水平,除了書本知識和教學實踐外,,另一個重要渠道,就是與同行多交流,、多溝通,,互相學習,,取長補短,共同進步,。她積極參加各種形式,、各個級別的“賽課”活動,,不管是茂家片區(qū)、縣教育局組織的,,還是市一級的課程競賽,,都能看見她的身影,。課程競賽鍛煉了她的才干,開闊了她的視野,。她抱著虛心的態(tài)度,,向同行取經,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理念,,充實自己的教學經驗,追求最佳的教學效果,。

參加課程競賽獲得的一本本證書,印證了她的實力和水平,。學校領導和同事,對這位還顯稚嫩,,但有激情,、有想法,、有干勁的年輕教師,,投來驚奇的目光。連過去不太理解她的人,,也改變了看法,對她刮目相看,。

贈我一個名 又漸漸長大的年齡

在陶嶺中心校工作時,劉洋收獲了職業(yè)生涯的“第一桶金”,,獲得了寶貴的人生經驗,。離開學校那天,她教過的孩子們,,閃爍的目光里,寫滿了不舍,。他們聚攏在她的宿舍門口,,手里拿著自己制作的卡片,,上面寫著祝福她的話??粗@些淳樸,、懂事的孩子,劉洋又一次落下了眼淚,。淚水中含著欣慰、幸福與滿足,。她感謝孩子們,,以這種特殊的方式,對她近三年的工作給予的肯定,。

離開陶嶺后,,劉洋又先后在枧頭學校,、龍泉四小、龍泉三小,、思源實驗學校任教。分別教過語文,、數學,、科學,擔任過班主任,、年級組長和學校的中層干部。雖然學校各異,、身份有別,,任課不同,,但她投入工作的激情,絲毫沒有減退,。

在成長的道路上,,她追逐夢想的腳步,,始終沒有停歇,依然堅定而從容,。

在龍泉四小,作為年輕教師,,劉洋主動挑起了語文教學的重擔。盡管工作量大,,任務重,,每天上完課,都是喉嚨干澀,、腰酸背脹?;氐剿奚岷螅瑑赏染拖窆嗔算U,,抬都不想抬,。但靜下心來一想,,她又感到釋然: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孩子,現在又調到縣城教書,,比起當初在鄉(xiāng)下,,條件好多了。為了那些渴求知識的孩子,,我沒理由不把工作做好,。

當一名合格的班主任,,是劉洋給自己定下的一個目標。她十分注重對學生德育方面的培養(yǎng),,經常利用班會,向學生開展關愛他人,、誠實守信,、積極進取、努力成才等方面的教育,。她把班上的每名學生,,都看成自己的孩子,,用女性細膩、溫柔的情感,,耐心地與他們平等溝通,。她喜歡心平氣和,,而不板著面孔,與學生談理想,,聊人生,引導他們走正路,,早成才,。

對班上性格內向、家中缺少溫暖的孩子,,她更是關愛有加。2008年下期,,劉洋班上有個叫李陽的孩子,。他患有殘疾,,加上父母離異,,父親整日情緒低落,經常去外面打牌,,幾乎不過問李陽的學習,。父親很少花錢,為他買學習用品,。李陽就動了歪腦筋,,經常偷偷地拿走其他同學的橡皮,、圓珠筆等。經過仔細觀察和長時間地了解,,劉洋摸清了他的思想動態(tài)。她在課下找到李陽,,與他促膝談心,講清偷拿他人物品的危害,,勸他改掉這個毛病。劉洋是個有心人,。當發(fā)現李陽的學習本或筆,快用完了,,她便及時為他購買,免得耽誤了他的學習,。李陽終于被老師的良苦用心感化了,,不但改掉了壞毛病,成績也有了進步,。

年級組長在學校工作中,,扮演重要角色,。需要協調和管理一個特定年級的教師團隊,確保教學和日常工作順利進行,。在擔任年級組長期間,,劉洋認真組織教師集體備課,時時關注每位教師的教學進度,,客觀評估他們的教學質量。她所在的年級組,,每星期都開展一次研討會,針對教學中遇到的焦點,、難點問題,,有的放矢,予以解決,。大家往往圍繞一個主題,,敞開心扉,各抒己見,。有時會為了一個問題,,唇槍舌劍,熱烈討論,,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,,擦出智慧的火花。

“一枝獨秀不是春,,百花齊放春滿園”,。劉洋經常邀請年紀大、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,,搞好“傳幫帶”,,把教學實踐中積累的經驗,,與年輕教師分享,。同時,,她鼓勵年輕教師,虛心向老教師求教,。叮囑年輕教師:要敢于擔責,,勇于挑重擔。她還指導他們,,通過上公開課,、參加業(yè)務培訓等,,提升業(yè)務素質和教學水平。在劉洋的幫助下,劉瑩,、伍珊等青年教師,,迅速成長起來,逐漸成為學校的骨干教師,。

世界贈與我擁有 也贈與我回敬

多年的從教經歷,常引發(fā)劉洋的一些思考:教書是一份比較清苦的職業(yè),。是一種什么力量,支撐自己無怨無悔,、義無反顧,二十多年如一日,,堅守在這三尺講臺上。

對教書與教學,,她身有所感,,心有所悟。她把這些感悟,,濃縮成十一個字,,“四句話”,,即:事業(yè)心、責任心,、恒心、進取心,。她認為:只要時時記住這四句話,在工作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,,都會坦然面對,進退有度,,游刃有余,。

“熱愛是最好的老師”,。因為熱愛教書這份職業(yè),劉洋主動放棄職務晉升的機會,,堅持在一線教學,,轉任六年級科學老師。

剛開始教授科學課程,,劉洋有些不適應,。她不懂就問,隨時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,,反復鉆研教材,。在教學中,她有意識地培養(yǎng)學生的創(chuàng)造性思維,,激發(fā)學生對科學的感知能力,,進而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。引導他們通過自主學習,、探究學習,、合作學習,掌握課本知識,。

為使自己教授的科學課,,更有直觀性和趣味性,劉洋根據課本內容,,指導學生設計了一項科學小實驗,。她先讓同學們自己訂出《實驗方案》,再按照方案設計,,將幾枚生銹的鐵釘,,分別放入鹽水、糖水,、油,、醋和水中浸泡。然后,,觀察鐵釘在不同液體中的變化,。經過幾天的時間,學生們發(fā)現:浸泡在糖水,、油和水中的鐵釘,沒什么變化,。而鹽水里浸泡的鐵釘,,顏色卻越來越黑了。

劉洋向同學們解釋: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變化,,說明鹽水有腐蝕性,,它加快了鐵釘氧化的速度。你們看,浸泡在醋里的鐵釘,,發(fā)生了哪些變化,?是不是原來鐵釘上的銹,不見了,?說明醋與鐵釘接觸后,,發(fā)生了化學變化,使鐵釘恢復了原來的光澤,。鐵釘放在醋里,,就像我們洗過澡后,變得清爽干凈了,。這項實驗,,我們就叫它:《給小小鐵釘洗個澡》。

教學工作的緊張,、忙碌,,讓劉洋很少顧及自己的身體。2006年下期,,劉洋患上了急性腎炎,。醫(yī)生囑咐:必須住院治療半個月,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,。打針,、輸液、吃藥,,她在病床上只躺了三天,,就要求出院。三天后,,當她抱著病弱的身體,,出現在辦公室,同事們既驚訝,,又心疼:你的病還沒好,,就急著來上班。你的課,,我們可以幫你上啊,。劉洋微微一笑:我放不下班里的孩子們吶。

在家里,,劉洋的身份,,是妻子、母親,、女兒,、媳婦,。一旦工作忙起來,她很難抽出時間,,關心和照顧家人,。想到此,她心中常感歉疚,。

2013年,,劉洋的父親,被檢查診斷為鼻咽癌晚期,。聽到這個消息,,劉洋如遭晴天霹靂。在她眼中,,父親的身體一直很好,,她無法接受,父親突患絕癥的事實,。當時,,她正好擔任龍泉三小的總務主任,開學前的工作,,千頭萬緒,,如:疏通學校廁所管道,更換教室里的燈管,、電風扇,、課桌椅,從新華書店倉庫,,運回全校所需的教科書,,并分發(fā)到各年級組等一大堆事,都需她親自過問和處理,。

父親的病不能耽擱,,急需治療。治療期間,,不能離人,,而劉洋和哥哥兩人,都有自己的工作,。怎么辦,?最后,兄妹倆商量:讓哥哥請假,,白天陪伴父親,;晚上,劉洋忙完學校里的工作,,再來替換哥哥,,來醫(yī)院照看父親。就這樣,,兄妹倆一直堅持了三個月,,直到父親治療結束。

劉洋現有一兒一女,。兒子今年18歲,,正讀高三,即將面臨高考,。女兒今年只有6歲,,在上幼兒園。兒子從小就聽話,,沒怎么讓她操心,,可劉洋總覺得:由于工作原因,她對兒子的關心和照顧,,沒有完全盡到責任,。兒子初中就讀于冷水灘,因為住校,,很少回家,,母子間的交流與溝通,相對來說比較少,。兒子很爭氣,,高中考上了永州四中。盡管學習成績不算拔尖,,但劉洋對他仍有一定的期望值,。高中階段學習任務更重,壓力更大,。平常,,劉洋總在忙,只有在月底兒子放假,,她才急忙丟下工作,,趕到冷水灘,給兒子做幾樣好菜,,或陪他聊聊天,,幫他釋放一些學習壓力。

忘我工作,,傾情投入,,換來的是一本本紅色的獲獎證書,一個個閃光的榮譽稱號,。從走上教師這一崗位,,25年來,,劉洋先后獲得省、市級教學競賽一等獎七次,,二等獎一次,,省、市級榮譽稱號兩次,,被新田縣人民政府嘉獎一次,,三次獲得市、縣級優(yōu)秀指導教師獎,,還獲得過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大賽“園丁獎”,,被評為永州市“優(yōu)秀科技教師”。她撰寫的論文有兩篇在國家級刊物發(fā)表,,一篇被評為湖南省語言文字應用論文三等獎,。

在已獲得的獎項和榮譽稱號中,劉洋最看重的有兩個:一個是湖南省2010年度“芙蓉百崗明星”,,另一個是2020年永州市委,、市人民政府授予的“先進工作者”。她還清晰地記得,,在永州市委禮堂,,她從市委書記嚴華手中,接過市“先進工作者”榮譽證書的情景,。至今,,她還珍藏著那次表彰大會的合影。

劉洋走過25年從教之路,,那條路上,,曾布滿了曲折與坎坷,也灑下了心血與汗水,,更收獲了鮮花與掌聲,。

對這些,劉洋表現得極為低調與謙遜,。她說:其實,,我只是做了一名老師,在本職崗位上應該做的工作,。組織上卻給了我那么多的榮譽,,我心中常懷感恩,深感慚愧,。對當初自己的選擇,,我從不后悔。如果讓我重新選擇自己的職業(yè),我還會毫不猶豫,,做一名教師,。

聽,她的耳邊,,再次響起王菲的那首歌:有人要回望,,有人要憧憬;借一朵白云,,拍一張合影。想一想,,問自己,,莫打聽……

來源:新田新聞網

作者:鐘偉鋒

編輯:羅玉倩
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daxianglvshi.com/content/646949/90/14938116.html

閱讀下一篇

返回新田新聞網首頁